课程编号:E073040
课程中文名称:机械设计
课程英文名称🔁:Mechanical Design
开课学期👩🏻🦽➡️:秋季
学分/学时🤵🏼♂️:3/48+6°+10√
先修课程⭐️:机械制图,机械工程技术训练,材料工艺与加工实习,机械原理,材料力学,理论力学
建议后续课程👎:
适用专业/开课对象:机械类工科/3年级本科生
团队负责人:王之栎 责任教授:王之栎 执笔人:马纲 王之栎 核准院长👋:
一、课程的性质👨🏻🍳、目的和任务
课程性质🚵♂️:面向工科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⚉。
课程目的🤶🏿:培养工科学生机械工程设计能力。讲授机械设计技术理论和方法,着重讨论机械零部件设计的相关基本知识和设计原则,通过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🤳🏿,提高学生将设计理论用于工程实际的能力。
课程任务⛩:通过课程学习,了解常用典型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、特点📰、选用👩🏼🚀、设计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🕺🏼,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🚂、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,培养设计通用典型机械零部件和简单工程机械装置的能力◾️,同时了解机械设计相关学科发展现状和有关的工业技术政策♏️🧔♂️,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🤷🏽♀️🧖🏿♀️。
二、课程内容、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
第一章 绪论 (课内学时:2)
1.机械设计课程性质👂🏿、内容、任务和机械设计方法简介🧑🏽🌾;
2.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🛏,机械设计的特点与方法;
3.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实验🧑🏿🌾;
4.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与安全性👨🏻⚖️;
5. 机械设计中的摩擦学设计基本知识。
第二章 轴 (课内学时🛼:4)
1.轴的功用、分类及选材🚴🏽♀️;
2.轴的设计要求和结构设计;
3.轴的强度计算🤸🏼🗽:扭转强度🫸🏿、弯扭合成强度🚞、疲劳强度;
4.轴的刚度和振动特性♉️。
第三章 齿轮传动 (课内学时:8)
1.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分类⛹🏿;
2.渐开线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与标准🆖;
3.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♤;
4.直齿圆柱齿轮、斜齿圆柱齿轮、直齿锥齿轮传动的载荷分析和计算;
5.齿轮载荷与应力的关系🔗,传动失效分析;
6.齿轮零件常用材料和热处理;
7.齿轮传动的强度设计🛁,齿面接触疲劳强度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;
8.齿轮传动润滑、效率;
9. 齿轮制造工艺要求与结构设计👋🏻。
第四章 蜗杆传动 (课内学时:4)
1.蜗杆传动的特点、分类与应用👇🏽;
2.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计算与标准📙;
3.蜗杆传动的精度等级、效率和自锁👩🍼👮♀️;
4.蜗杆传动的载荷和失效分析;
5.蜗杆传动的设计,强度、刚度和热平衡计算;
6.蜗杆传动的润滑🔜🚻;
7. 传动件的结构设计。
第五章 带传动 (课内学时🤽🏼♀️:6)
1.带传动的特点、分类与应用;
2.V带的应用🥄,基本结构和标准💅🏽;
3.带传动的承载😦🤵♂️、受力和应力分布💗;
4.带的弹性滑动及对传动的影响;
5.V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;
6.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,V带传动设计计算😼👷;
7.带传动的张紧装置和带轮结构设计及标准💯;
8. 同步带传动和高速带等传动简介💿。
第六章 滑动轴承 (课内学时💁🏼:4)
1.滑动轴承的基本结构🫳🏿、特点与选材🧚🏼♂️;
2.混合摩擦状态滑动轴承的设计准则🤾♀️;
3.流体润滑状态径向滑动轴承的形成过程🧏🏻;
4. 形成流体动压润滑的必要条件。
第七章 螺纹连接 (课内学时:8)
1.螺纹副的主要参数与受力特征;
2.螺纹紧固件和材料,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、结构和标准;
3.螺纹连接的拧紧和防松;
4.螺纹连接载荷分析与主要失效形式;
5.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和设计准则;
6.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和常用方法;
7.螺栓组承载分析,螺栓组连接的设计计算;
8.螺旋传动简介。
第八章 轴类连接件 (课内学时🤦♀️:2)
1.轴类连接件特点🎤、分类;
2.键和花键联接的类型、结构、特点🥰🌶、应用和标准👩🏻🦯➡️;
3.普通平键联接的失效形式和强度计算;
4.联轴器的类型、特点及应用。
第九章 滚动轴承 (课内学时🫅🏻🧚🏿:8)
1.滚动轴承的分类🟤、构造、应用特点;
2.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、精度等级、代号及标准👨🏽;
3.滚动轴承的受力特征、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🧘🏽;
4.滚动轴承的受力和寿命计算🧝🏿;
5.滚动轴承的静强度计算;
6.滚动轴承支承的固定方式👨🏽🔧、润滑及密封和相关结构设计要求;
7. 滚动轴承支承的轴系组合结构设计🏄🏼♂️🦓。
第十章 常用机械装置设计方法(课内学时:2)
1. 机械设计中常见问题和习题分析;
2. 其它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应用简介🌺;
3. 常用机械装置设计及应用简介。
三、课内外教学环节及基本要求
1. 课内教学环节基本要求
教师面授,按照教学大纲内容完成教学过程和课程任务,使用多媒体教学,讲解生动👦。
2.课外教学环节基本要求
参观陈列展览🦹🏻♂️,复习学习内容,完成作业。习题含思考题和设计分析类题目🤹🏽,内容可根据各章内容要求有所侧重,选择范围包括:基本概念、设计分析计算和结构设计训练题目,等。每章应选概念理解类题目不少于1-3个🦘、设计分析计算类题目不少于1-2个,作业要求基本概念清晰,设计方法及步骤正确,设计结果合理🔸。
3.实验教学环节基本要求
实验课以原理验证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配合主要章节安排6学时实验,实验个数不少于3个,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🍴🪭,可选实验包括:螺栓组实验🙎🏻、带传动实验🤩、轴系装拆实验、滑动轴承实验和传动综合实验。实验课程要求讲授清晰。实验报告要求❎:实验原理清楚🧑🏿🦰⚃,实验方法步骤正确👐🏽🐼,实验现象解释合理,达到加深对机械设计理论知识理解的目的。
4.考试环节基本要求
每章按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平时考核🦹🏽♀️,期末闭卷考试🧜🏻♂️。
四🌗、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
1. 考核方式
平时考核——作业和实验考核,期终考核——闭卷考试。
2. 成绩评定
“平时成绩:期终成绩”按照“1:9”比例计入总成绩。
五🟤🧖🏿♂️、教材和参考资料
1. 教材
《机械设计》,王之栎、马纲、陈心颐等编著,北京凯发K8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出版社🧒🏿,2011年8月👚,第1版
2. 参考资料
【1】《机械设计基础》(上、下),吴瑞祥、王之栎等主编🦟,北京凯发K8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出版社,2007年2月,第2版
【2】《机械设计》💕,濮良贵、纪名刚主编✍🏼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1年5月,第7版